1 ) 无逻辑下的纯美
《触不可及》
和女伴去看电影。
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片子,一看主演孙红雷和桂纶镁,那么好吧,就是它了。
主人翁只有那么大猫三四只——孙,桂,方中信,还有蒋勤勤,其他连小猫都算不上。
看到一半,觉得很无聊,开始开各种小差。
看到三分之二,莫名感触。
看完了,觉得实在什么可讨论的,却引得我思绪万千……
背景是极其现实的战争,主题却是极其浪漫的爱情。剧情真的很简单,简单到不必猜就知道下面要演什么。如此强烈的反差,让它看上去有种莫名的滑稽感。只是有两个情节让我感怀至深,以至于忽略掉了所有不适。
宁待与经年两人,分离7年后再次相见。在长达几乎一分钟的镜头里,看到的只有他们两人的表情。灿烂的笑容和痛苦的哭泣同时迸发而出,却又夹杂着深深的思念、相逢的庆幸、浓烈的感激。满是眼泪的脸上,溢满最耀眼的笑容,哭得那么丑,却笑的那么美……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孙红雷的木板脸上,竟然也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表达…… 宁待,是宁愿等待的意思吧,宁愿等待经年,于是真的等待经年。明明当初莫名而发的感情,在经历了7年的等待之后竟发酵的如此醇厚醉人。突然想起多年前,有人曾念《红磨坊》台词“the greatest thing in the world is love and be loved inreturn”给我听,还不到7年,如今love and be love已不知道在哪里,只是,这个镜头,却真的再适合这句话不过……
经年向秋漪求婚。大庭广众,毫无来由的求婚,其他人惊诧惊喜激动,秋漪只表情平平朗声应了一个字:“好!”。她知道自己不是他心中佳人,她不知道他为何会向她求婚,可她不假思索,坦然应下。蒋勤勤戏份不多,表情不多,台词更少,可是却让我由衷钦佩喜爱心疼。回来的路上,始终忘不了那个字和那个表情,原以为多么多么复杂的事情,或许其实原本只有一个字—— “好!”
其他,没有太多可说了,只是思绪如潮,不知何所起,不知何所终……
这部电影,我不知道该给它打多少分。就其本身,或许只够7分。可是就这两个镜头以及我的感触,9分绰绰有余。
2 ) 触不可及
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给了这部片子差评,作为一个单纯的看者,我觉得这部片子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力,遗憾的结局最是让人印象深刻,觉得只是再差一点点,他们就可以走到一起了,所以才更加让人难忘,画面也很唯美,探戈本就是一种透着暧昧的舞蹈,我觉得孙红雷和桂纶镁诠释的很好;在那个战乱的年代,战争带给人的往往不仅仅是血腥混乱的场面,更多的是家破人亡,连一对小小的恋人在一起也可能是一种奢侈,因为他们随时面临分离...在我看来,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!
3 ) 一步之遥,是触不可及;一步之差,用了桂纶镁
(我知道,这样说会招来很多骂声,可是不犯法,我敢说。)
不管以前获过什么奖,这次的角色诠释,简直好糟糕... 表情是没有表情... 声音是僵硬和造作... 好好的一个角色,不得不在后半程看着字幕脑补一个女主演上去..
相比之下,戏份并没有很多的蔡少芬和蒋勤勤,演得抑扬顿挫得多...
在蓝色港湾看的首映... 又要下载注册某APP,又要关注某微博,还要转发若干条围脖艾特好友三个三个三个... 好一通折腾,然后得到了名额... 第一场放映结束之后,影院工作人员说还有二三场放映。外面的红毯已经搭好,可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... 于是钻进放映厅,又看了第二场...然后有了三分钟的见面会.. 若干“小镁脑残粉”举着大牌子四处蹿... 痴心绝对!
导演看上去人很好,问“好看吗?” 大家答“好看!”导演说“哎哟哟,放心了放心了...多嚷嚷嚷嚷...(抱拳)”导演看上去人很好啊!怎么就选了这么个演员阵容...
印象最深的是孙红雷给桂纶镁脱丝袜的时候...嗯,就是她假装用他的话说“半个中国脚丫一步步从上海走来重庆”之后,我一直在想,是我地理不好么.. 上海到重庆都是半个中国了,那东西向横穿一下黑龙江省,是不是能算“横穿了整个中国”。跑题... 重点是,镜头里出人之前,先出的是声... “啊~~啊~~啊~~”好像叫床声啊.. 原来是皮肤破了,血凝在了丝袜上,脱丝袜的时候疼得桂纶镁在叫... 笑喷啦!那个疼是那个叫法儿么?然后电影院里就有人模仿起了刚才的“啊~~啊~~啊~~”,我忽然觉得,这是一部喜剧!绝对是喜剧!
还有那张大黑胶片... 桂纶镁把它给了孙红雷,期间他们在孙红雷的小房间又见过一次它,然后是她夹着它走回舞蹈教室,然后是片尾它回到他手里... 多次出现和回忆的那句她说给他的“xxx给你xxx”,怎么说成了那个调调和腔腔...
频繁露脸的演员没选好... 全片受拖累...
看过片子回来就翻了豆瓣,忍住没写。回了个帖子,这几天还能看到楼主被喷的回复... 决定还是说一说...
还是挺喜欢赵宝刚的... 这么大岁数,还能再尝试没做过的事儿,令人敬佩!一部戏没搞好,不代表实力全无... 期待以后的作品,无论是什么形式。
4 ) 【转·抄·论·评】残不可睹
比青年作家的导演水平更差的电影导演是谁?一个老年电视剧导演。接受某媒体采访时,赵宝刚说他“再不开始拍电影就晚了”。看完他的破处之作《触不可及》,想对他说:现在开始拍,已经晚了。
腐朽的审美
播完几个陌生而奇怪的厂标后,电影刚一开演就特别刺激,完全是限制级。仅凭开头这一段酷刑戏,这片子在美国就能升到“R”级去,基本是个浓缩版的《战略特勤组》。又是捆绑,又是拘束,又是服毒自尽,又是枪杀小孩,好像不重口不足以说明斗争的严酷。《风声》当年搞的是心理惊悚,《触不可及》直接给大家演电击、痉挛、尿失禁,真是够照顾中国绝大部分观众的文化素质,不拍明白了老百姓看不懂啊。看那张抽搐的大脸,看那一滩尿水,通过中国巨幕放出来可是真够震撼的。
《战略特勤组》一闪而过,进入《窃听风暴》模式。本以为创作者们会就沉默中的肢体交流深挖一下,谁知匆匆一闪,开启混合了《女人香》与《五十度灰》的舞蹈意淫。亏得中国电影没分级,要是分出限制级的话,赵宝刚马上立地成欢喜佛,可是能拍出不少情色大片。又是往下体滑手,又是耳畔粗重呼吸,大腿摩擦大腿,四肢交缠四肢。前面还哭天喊地,一曲舞后,就这么飞速地爱上了。喂!前面我党牺牲的同志还尸骨未寒呢!你俩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勾搭!
赵宝刚说要拍出民国时尚。是够时尚的,女的一个个丰乳翘臀,男的一位位制服笔挺,跳起舞都是国标,放起音乐总是《一步之遥》,物质生活那叫一个丰富,住宅环境那叫一个优雅。喂!既然解放前的日子比今天的美国还要滋润,影片里的党员究竟为什么要闹革命?为了革命成功后改跳忠字舞么?日本人来了以后也没看出什么不好,女主角的舞蹈教室还多了一批学员呢。一水的意淫。
和《富春山居图》、《小时代》等一样,《触不可及》将导演个人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曝露无遗。虐恋小姑娘、老资民国风、二流国标舞,国内那伙“成功人士”老男人可不就好这口么。赵宝刚是真的把这些玩意儿当成了高端元素在现啊!悲哀。同情他,一个钢厂工人转业余演员出身的电视剧导演,你指望他拍的电影能有多文艺?
粗糙的制作
看见孙红雷和桂纶镁,本以为影片的基本质量还是有保障的,结果,我错了。
就此片的特效水平而言,和05年那部《太行山上》基本持平,还不如08年的《赤壁》。喂!现在是2014年好吧!为什么特效档次和10年前的国产片差不多?而且,就这视觉效果,你还做成“中国巨幕”版,你是存心要抠瞎中国老百姓的眼睛么?就那弹孔,就那碎片,就那雪花,就那爆破,你以为是玩PC版《电影大亨》的电影制作器呢?这种成色的东西,拿出来卖钱,还卖高档货的价,有没有一点羞耻心啊?继上个月《四大名捕大结局》的扭曲3D效果后,《触不可及》又用它港剧水平的数码特效来损害中国观众的视觉了。这样假的效果,导演,你自己看不见么?
导演当然能看见了,只不过导演看惯了。这不就是国产电视剧的既视感么!你看那些群演,一个个那么爱看镜头,一个个不知表演为何物,只是走位摆造型而已!而导演居然通过了这些镜头,剪到了成片里!鬼子头头遇刺时,一伙人倒得那么假,赶上央二的《喜乐街》了,还让人想起《永不瞑目》那个莫名其妙的片头。看花絮,还有一女的倒地时一屁股坐在了桂纶镁脸上,愣是把人家大美人给坐哭了。这都是哪儿找的临时演员,和这电影的质量一样差!接着就是抗日神剧般的枪战,不用瞄准,举枪就扫,音效一响,敌人就倒。真是花了电影票的钱,钻黑屋子里看国产剧。
假则假矣,导演还爱用慢镜头让假更假,还爱回放,怕观众看不出假来。导演,你是有深意的,我明白,你是在控诉预算吧,嫌片商没砸够钱。你瞧瞧,就那一、两个布景,前用后用,从1935年用到1949年,楼前变换旗帜就完成了对时代变迁的表现,跟排《茶馆》似的,够省钱。音乐也就那两首,反复播了能有将近十遍,听得人都快吐了。醒醒吧,导演,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的可不是电视机前的广场舞大妈啊!
稀烂的剧本与违和的表演
线头真够多的,哪一个也没好好收尾,比《后会无期》还后会无期。
作为一个类型片,《触不可及》始终没弄清自己是什么类型。谍战?爱情?战争?歌舞?如果是二十集以上的电视剧的话,倒是真能把这些都装进去,就和赵宝刚以前那些混合型偶像剧一样,又警匪又恋爱的。可这是一部电影,长度有限。每次银幕上出现黑底白字的一九某某年后,再开演的似乎就换了部片子,是刚才那段短片的“姊妹篇”,主题和风格并不具有一致性,只是演员没换、配乐没换、舞蹈没换而已。
孙红雷和桂纶镁倒是敬业,该哭哭,该笑笑,该笑着哭就笑着哭,该哭着笑就哭着笑,对得起片酬。除了其他一些露面短暂的熟脸儿外,基本上全是他们二人对戏,俩人演得那叫一个卖力。可是还是看着别扭。孙红雷被舞蹈折磨的,走路都不会好好走了。桂纶镁倒是会走路,但跳舞的时候屡用替身。但即便小镁没把舞蹈练到炉火纯青,那也比蒋勤勤那段舞跳得高出几筹了。
“我要结婚了。”“啊?”“和别人。”这台词一出来,影厅里观众哄笑,银幕上角色恸哭。这时候真应该配上那首歌:“男朋友结婚了,新娘却不是我……”特合适。
末尾,片中的共军目标不明地对重庆进行“地毯式”炮击,其密集程度超过日军轰炸机,空荡的街道上,雪夜火光中,一男一女以慢动作奔跑着……一颗炮弹正中桂纶镁,人没有倒下,也没有被炸碎,而是衣着完好地飞了起来,像悬空魔术表演一样挥手飘荡着,舞曲响起……这拍的是什么啊这都!
男权主义的终极意淫
俗!俗人拍俗片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当漫威都把新版雷神设置成了女人的今天,中国老男人还在意淫着“一夫多妻”。
孙红雷演的我党地下工作者,那叫一个英“雄”。和前些年国产谍战剧里的男英雄一样,往那儿一站,就一群好女人、坏女人争着往身上凑,又是献身又是献命的,无怨也无悔。一开场,徐静蕾就为他自杀,接着就是精神虐恋桂纶镁,让人家女娃等他一直等到被炮弹炸飞。中间穿插蒋勤勤对他一见钟情,明知是假爱还心甘情愿作夫妻。两个女人先后为他死,一个女人为他生不如死。就这,影片中居然还说他“最大的敌人是感情”。
女人不少,钱也不少,入的是工农的政党,过的是老爷的生活,娶的高官子女,恋的是清纯良家,每天喝酒、跳舞、打麻将,解放前去台湾继续卧底过好日子,一辈子滋滋润润,到老了衣锦还乡,在恋人墓前撒花。这一辈子,活得完美呀。
真难想象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电影啊。中国人亟待启蒙,莫说民智未开,以当代世界标准,根本童蒙未开。腐朽!这电影,从面子到里子,腐朽。当然,现在,中国,腐朽的,还不只是这一部电影而已呢。
5 ) 如果是志玲,这片子还勉强看得
我本来想这片子该是《潜伏》电影版吧。我本来想桂纶镁演技该PK大嘴巴几条街吧
没想到这片子就是一50后导演处女秀的那种文艺大爆发的片
全剧以历史大事件串烧,中间对白少,配乐多
导演你的文艺情节是满足了吧,可是这片子找雷哥桂姐这种演员来演不就是放错了地方?!因为本来就不需要什么演技吧。全片就是满足一个男人的YY,套个老段子,雷哥王八之气泄漏了那么一点点,有钱的女人和风骚的情妇就拜倒在地。如果要满足这样的YY,桂姐的演技够了,相貌可不够啊。还是应该找志玲这样没演技但是会嗲人的花瓶
在民国这种背景的不愁吃穿的男女间演个才子佳人神马的,反正就是男女主角在那里拧,拧了多少年了还在那里暧昧,你爱我呀我爱你。当中男主也有过不少女人.... 反正满足了导演的文艺情怀不是...
6 ) 有党性, 没人性?
这电影第一次让我感觉两星以上就是水军,绝对的浪费时间!
1、孙红雷这长相去演杰克苏真的好吗?就算不请吴彦祖,用来客串的黄磊也比这好啊,旁边的方中信比他帅了好几条街,角色互换一下不行吗?
2、孙作为我党卧底,为了获取有用情报,一夕之间就甩了刚刚装修好婚房的桂纶镁,追身去向国防部部部长的女儿蒋勤勤求婚。这也太渣男了吧。关键两个女人还都不恨他。
3、跳个舞就爱上了,桂纶镁一直在那里“啊啊啊”我还以为有什么不和谐的情节发生了,镜头一转原来还真的只是跳舞啊,跳舞也能跳到GC吗?
4、渡江小分队听着好酷的样子,结果就是两三个人加一条摇桨船。
5、这一星给蒋勤勤,眼睛真的美,答应求婚时的那一声干脆的“好”让人难忘。
姐姐真是白死了
从头到尾的跳,槽点太多。桂纶镁便秘般的表情,孙红雷时不时抽风的笑声。蔡少芬小姐就是来陪打麻将的,老徐倒地身亡还不忘秀出粗壮结实的大腿。一张唱片的命比女主还硬。几十年枪林弹雨依然崭新。方某就是来演绎100种死法的。所以还能给几星呢!
我看哭了,孙红雷的演技简直出神入化。虽然瑕疵很多,但这一世的爱真的令人唏嘘。
历史还原度很高 同时爱情也描述的很真实 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国产片了 支持下
孙红雷还是对自己的影片负责的,但是女主角虽然已经付出所有去演戏,台湾腔仍然出卖了她,整体感觉出戏了。
这么多年了,感觉桂纶镁还是像个拉拉。
《美女与野兽》+《一生一世》=《触不可及》
一CD放了七遍我也是醉了。
谍战爱情片 听起来还蛮有噱头的 这部片子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是爱情 战争只是背景 战争促成了这段爱情 也是战争摧毁了这段爱情 来的轰轰烈烈却爱的艰难 但是战争还是沦为了背景 孙红雷与桂纶镁在动荡中一见钟情 但这段情却只能陪着一个人一生一世 也许只有残缺的爱情才总是让人那么揪心 让人难以忘怀
多少年都看不到的蒋勤勤,再次出来还是把我给惊艳了一下。
本身就是个很无聊的故事 赵导再拍 可想其缓慢的节奏 几近睡去 梅林茂的音乐还是王家卫拍最得当 桂纶镁很努力但是拍年代片真的不适合 探戈有时候并不能传情只能展现搞笑
一个万年备胎的故事……
和风声隔了二十个听风者
王菲唱的主题曲真心好听啊
【给你一张过去的CD 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】。总之,这是一部爱情片,音乐片,歌舞片,建国65周年献礼片,但一定不是一部谍战片。想找回《潜伏》或《风声》感觉的观众要慎重。
感觉本片题材撞车多部作品,在观影过程中,我总感觉有风声、潜伏的影子。演员表达没有问题,关键是本子太一般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勉强为爱情加一颗星吧。
演员还不错,可剧情不咋的,一般般,还能看看
我看完觉得还可以啊,孙红雷演技妥妥的,蒋勤勤的配角倒是比桂纶镁这个女主精彩
唯一动人的就是蒋勤勤那一声中气十足的“好!”
忽而雷,忽而闷,总之是个烂片。想拍成一部特高端的艺术片,结果却玩糟糕了,没完没了的慢镜,反反复复的摆造型,好像随时都在准备拍时装大片。故事很幼稚,氛围也很怪。大体是一个想装、却装过了头的片子。有种中老年无法融入主流的无力感。就好像两个角色总要端起架子跳一段,整个片子也太端着了。